梅佑轩:数字科技应成为打通中小企业贷款 “肠梗阻”关键因素
“开发区80%以上是科技型中小企业,企业前期研发投入大、市场占有率不高,普遍缺乏现金流。在缺乏传统抵押贷款物的情况下,如果不能有效解决融资难题,许多具有重要意义和价值的发明专利很可能就此夭折。这不仅是企业损失,更是国家和社会的重大损失。”1月21日,国务院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第七次会议在北京召开。长期服务中小民营科技企业创新创业的武汉市政协委员梅佑轩有感而发。
梅佑轩委员是武汉康力会计师事务所主任会计师,也是全省首家进驻中国光谷会计示范服务基地的专业财税服务机构,常年为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大量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专业财务外包服务。其在国内首创的一站式财税代理数字平台,显著降低了企业30%以上财务管理成本,并且有效解决了企业业务数据与财务数据融合问题。对地方政府、金融机构精准了解中小企业发展状况、提前预警把控风险,打造差异化的高质量营商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梅佑轩委员认为,会议提出的“抓好政策体系、服务体系、发展环境”三个领域,“已经精准触及了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政策关键”。但落实好中央政策,还需要地方政府从进一步提升营商环境的高度加以认识,加大对“城市智能化企业财务基础设施”建设投入。通过科技赋能,使传统财务与数字科技融合,让金融机构在清楚企业“账本”的情况下,“敢贷、愿贷、能贷、会贷”。
“科技创新创业人才数量决定着新一轮城市竞争力。为科技创新创业人才量身定做差异化、保姆式服务,让科技人才潜心科研、安心科研、醉心科研,吸引更多高科技人才留汉来汉创业,应该成为武汉构建国际一流城市营商环境的一个重要努力方向。”梅佑轩委员建议,政府应建立向社会专业服务机构购买城市财税智能服务机制,鼓励更多有能力、有专长的财税专业服务机构,加大城市智能财税平台基础设施研发投入,通过市场化机制真正打通民营中小企业融资难“肠梗阻”问题,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